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科门类: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及维护能力,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在修完DNIIT嵌入式课程并考核合格,在获得本科学士学位的同时,可获得NIIT软件工程师(DNIIT)国际认证证书。学生毕业可以在IT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行业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及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接受从事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及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复杂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应掌握软件生命周期中涉及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软件实践中,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原理,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软件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针对特定系统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包括软硬件功能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组件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协调、表达、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具有沟通的能力、方法和技巧,能够就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较好的英语运用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简单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复杂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计算机科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Linux操作系统原理、离散数学、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软件项目管理、人机交互技术、IT项目管理实验、Web前端开发技术基础、Web服务器端开发技术等。
DNIIT Java技术方向:Java数据持久层框架技术、Java业务层表现层框架技术、高性能Web应用构建技术、复杂系统设计与架构、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基于微服务架构应用开发、虚拟化与云原生技术等。
DNIIT大数据方向:大数据编程技术、分布式数据库企业应用开发、分布式实时计算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分布式消息系统、大数据日志采集与数据传输技术、大数据实时处理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实验、Web应用程序开发实验、软件工程实验、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软件体系结构实验、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实验、IT项目管理实验、Web前端开发技术实验、Web服务器端开发技术实验。
DNIIT Java技术方向:Java数据持久层框架技术实验、Java业务层表现层框架技术实验、高性能Web应用构建技术实验、复杂系统设计与架构实验、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实验、基于微服务架构应用开发实验、虚拟化与云原生技术实验等。
DNIIT大数据方向:大数据编程技术实验、分布式数据库企业应用开发实验、分布式实时计算技术实验、数据仓库技术实验、分布式消息系统实验、大数据日志采集与数据传输技术实验、大数据实时处理技术实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