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学科门类:经济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产品开发、资产定价分析、投资决策、财务监管和风险控制等工作,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立足于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突出数学、金融学、会计学互相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熟练掌握当代金融创新理论方法和应用工具的金融数学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学科知识。具备科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通识知识,扎实掌握西方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刻理解金融经济学、证券投资学、数理统计等金融数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金融业发展历史、当前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必备的数学和金融专业知识、数学建模工具、金融分析工具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能熟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收集、处理数据,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和解决金融领域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3.掌握基本的数学和金融建模方法,具有一定的金融建模、金融分析和风险识别能力;会开发设计金融产品,具备金融产品定价、交易决策、财务管理的能力;熟练使用至少一种计算软件(如MATLAB、SPSS、R、SAS等),有较强的编程计算与分析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4.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5.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和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国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处理跨国或境外金融业务。
6.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
7.了解国际金融业发展动态,关注金融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了解国内外金融业法律法规的差异。
8.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主干学科:数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常微分方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创业教育、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