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所属学科:经济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备厚实的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和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分析技术,可以在政府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公司、研究机构、教育部门等从事数据的采集、加工、分析、开发、管理、研究工作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应用型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统计学与经济学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复杂经济社会实际问题的统计测度、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1.掌握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2.掌握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基本原理,能够较好地运用经济统计学分析思想与技术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数量测度与数据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
5.了解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统计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对经济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中的应用有一定认识;
6.具有从事宏观经济与微观管理统计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统计学理论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抽样技术、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国民经济统计学、统计软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习各专业课程的同时,随课程进行实践性较强的案例分析,包括统计学案例分析、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案例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案例分析、国民经济统计案例分析、投入产出案例分析、金融统计案例分析;学完专业课后,安排经济统计学专业校内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实验、企业仿真综合实验等;实习:第四学年进行为期6-8周的校外专业实践与调查活动,了解政府、企业和其他非营利性机构的统计实务情况,并撰写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