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洽通达、弘毅致远”校训,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风,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名校、制度治校、文化厚校”战略,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深化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正在努力建设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从中原解放的号角声中走来
学校的办学历史追溯到共和国晨曦微启的1948年。在中原解放的号角声中,诞生了郑州市立初级师范学校和豫西行政干部学校。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两校虽几经搬迁,数易校名,但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分别于1983年、1985年发展为河南财经学院和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校于1984年开始本科教育,1993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0年两校合并组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积极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赓续奋斗打牢办学基础
经过多年的接续奋斗,学校业已建设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兼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门类,覆盖本(专)科、硕士、博士和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类型办学体系。现有农林经济管理和法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哲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系统科学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省级重点学科9个,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和应用经济学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审计、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工程管理(含物流工程与管理)、体育、翻译、旅游管理、数字经济、保险、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设计等2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7个本科专业中,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经济统计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统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7000余人、研究生3500余人。现有郑东校区、文北校区和文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1102.6万册(种),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实现了智慧教室全覆盖。校园四季花木繁茂、碧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着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师生为本,着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职业发展。
学校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业界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专门知识、有健康身心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复合人才,形成以经管法融通发展为导向、“研究型教学”和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为重点、同批次和同类型内“自由选择专业”“自然转专业”的完全学分制改革为保障的人才培养机制。“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一流本科教育改革”等3项成果获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聚焦教师职业发展,实施校本人才梯队建设“登峰计划”,设立资深教授、特聘教授、博洽杰出学者、博洽优秀学者、通达精英人才、弘毅拔尖人才、致远青年英才等人才岗位,设立“校长教学质量奖”“教学奉献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奖”等三大奖,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经过长期引育并举,学校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拥有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欧亚科学院院士各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各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
深化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
为充分发挥学科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从2023年起深化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实施学科梯次发展的“攀峰计划”,深化“4+N”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学部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和大部制改革,深化绩效分配、职称评审、科研奖励等人才评价和科技评价等配套改革。
学校成立经济学部、管理学部、法学部和人文艺术学部等4个实体学部和8个独立建制学院,凸显学科特色和优势,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立覆盖全体学生的博洽、通达、弘毅、致远、明理、明法、经世、笃行、明德等9个书院,下辖23个学生“一站式社区”,着力构建全新的“大学工+书院”育人模式,有效落实“五育并举”要求,构建通识教育新体系;组建综合校务部、学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务部、科研发展部、合作发展部、保障服务部等7个大职能的综合性管理服务部门,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和效率,助力教育教学事业发展。
推进有组织科研和社会服务
学校建有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等省级智库、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注重优化配置学术团队、研究平台和科研课题等学科资源,立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需要以及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信息优势,积极打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囊团”,涌现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前沿性研究成果。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70余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进入人文社科领域“百强大学榜”;出版学术著作90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学校教师担任国家机关法律咨询专家,主持或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河南省地方立法条例》等多项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
学校主办期刊《经济经纬》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留学生教育和国际本科生教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俄罗斯、爱尔兰、塞尔维亚、马来西亚、印度、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全资公司合作开展国际课程出国留学项目,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伯克利学院等20多所境外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积极推动国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校际合作、校地合作、学校与行业合作。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建“司法案例研究基地”国家级检察智库,与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共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与法治研究基地,与河南省商务厅共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河南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河南省法学会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与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共建绿色发展政策与法治研究基地,与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共建数据要素创新研究院,与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河南豫发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多形式宽领域深度合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和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贡献财大智慧、财大力量。(2024年12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