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承担法学专业普通本科学生以及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现有在校本科生近1000人、研究生280余人。学院始终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法治人才为目标,是首批河南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法理学、法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法律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专业属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河南省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外国法制史》国家一流课程,拥有《国际法》《国际经济法》《中国古代礼法文化》等省级一流课程。
法学院现有法理教研室、法律史教研室、宪法教研室、行政法教研室、国际法教研室、马克思主义法学教研室6个教研室,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业教师84人。教师中有正副教授43人、博士45人、硕士42人,超过60%的教师具有律师等法律执业资格。近年来,学院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0余部。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国家及地方党政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大中型企的法律事务岗位等。近年来,毕业生考研率、法考通过率和法律实务部门就业率均居我省前列。
联系方式:
网址:https://fxy.huel.edu.cn/
电话:0371-86159253
学院举办十佳歌手大赛
学院男篮夺冠
专业设置:
法学
法学
基本学制:4年
所授学位:法学学士
学科门类:法学
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德法兼修,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具备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合理的整体知识结构、基本的法律实践技能、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毕业后能够在党政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工作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掌握法律工作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品德修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文化品味、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宪法法律,崇尚公平正义,积极传承法制文明、推进法治进程。
2.学科知识。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跨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法学专 业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法学专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惯例;掌握中国传统法制、治理理念和做法。
3.信息能力。能够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软件 和网上办公系统;能够使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法学专业领域的 实际问题。
4.应用能力。具有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法学 专业或相关领域的复杂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方案,并对对策和方案的政策依据、社会环境和 可能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5.创新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法学专业的研究思路和 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法学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 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6.沟通表达。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 观点,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进行跨民族文化的阐释和沟通,具有一定的宣传和传播能力。
7.团队合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
8.国际视野。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国际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传播中华 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
9.学习发展。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 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主干学科:法学
核心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双语)、法律职业伦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