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书香校园 数字校园
 本站首页  学校概况  专业简介  书院文化  招生计划  招生简章  往年录取  热点问答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专业简介>>经济学院
 
 学部及学院 
 经济学部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金融学院 
 财政税务学院 
 统计学院 
 计算经济学院 
 农业农村发展学院 
 管理学部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会计学院 
 审计学院 
 旅游管理与会展学院 
 数据科学与电子商务学院 
 政府管理学院 
 国际商学院 
 法学部 
 法学院 
 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刑事司法学院 
 经济法学院(环境法学院) 
 纪检监察学院 
 人文艺术学部 
 文学院 
 传媒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音乐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城乡规划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经济学院

 

 

经济学院前身系成立于2001年的河南财经学院经济学系,2009年更名为经济学院。截至2024年,学院有教职工67人,在校本科及硕士研究生688人,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建院二十余载,学院持续秉承“弘扬学术、培育英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办学宗旨,奋楫拼搏,锐意进取,着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重点围绕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坚持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两手抓”,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复合人才,支撑学院高质量、内涵式、跨越式发展。

学院设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数字经济5个教研室,其中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为河南省首批优秀教学团队,西方经济学教研室和区域经济学教研室先后入选河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院还设有教学团队共20余个。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1%,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46%。学院教师大多毕业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先后有多名教师入选中原英才计划,被评为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计划。

学院现有经济学、数字经济2个本科专业,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7个硕士研究生专业,以及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个数字经济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经济学专业被评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

作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学院教学团队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首批优秀教学团队、河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荣誉称号。学院开设的《微观经济学》课程为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为河南省精品课程,《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

联系方式:

网站:http://jjxy.huel.edu.cn

电话:0371-86175683

专业设置:经济学、数字经济



经济学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学科门类:经济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顺应新技术革命发展潮流,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良好政治素养与道德修养,兼具深厚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思维及创新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经济管理政策分析岗位,培养有社会责任、有专门知识、有健康身心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复合人才。

培养要求

1.品德修养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树立高远志向,以乐观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面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挑战,以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经济学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2.学科知识

具备系统扎实的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了解经济学发展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经济管理分析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具备科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和惯例,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信息能力

能够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能够熟练使用各类软件和网上办公系统;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实际问题。

4.应用能力

具有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的知识,并构建个人知识体系;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复杂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经济学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掌握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向相关学科扩展的能力。

5.创新能力

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经济学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6.沟通表达

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与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具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7.团队合作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

8.国际视野

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经济发展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经济问题,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

9.学习发展

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可塑性,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面向未来高层次、可持续的发展需要。

毕业生应获得的能力:

1.熟悉国家经济政策与法规,能够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经济预测能力。

3.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经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

4.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工作需求。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当代中国经济、博弈论、经济思想史、区域经济学、数字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经济运行模拟与Stata应用、企业仿真综合实验、文献阅读与综述、Office培训、学术论文撰写、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数字经济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学科门类:经济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密结合“数字中国”战略和新文科建设要求,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良好政治素养与道德修养,兼具深厚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熟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具备数字经济领域的分析与决策能力,能够在数字经济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分析、管理和创新工作,能够胜任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数据处理分析、数字技术应用及数字化管理等岗位,培养有社会责任、有专门知识、有健康身心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复合人才。

培养要求

1.品德修养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家国情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树立高远志向,以乐观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面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挑战,以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数字经济学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2.学科知识

具备系统扎实的经济学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了解数字经济学发展及相关经济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数字经济管理分析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具备科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字经济基础理论与实践、发展政策、分析方法等专业性知识,了解国内外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法规和惯例,掌握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对数字经济发展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信息能力

能够高效地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和分析相关信息,熟练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和网络平台,掌握数据挖掘、处理和可视化等技术;具备独立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跟踪学术动态和前沿,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和评析能力;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字经济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发展。

4.应用能力

具有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能够将数字经济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网络、文献、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毕业生应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熟练使用数字经济领域常用的软件和工具,分析和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复杂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或方案,熟悉国情和国家数字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在数字经济环境中从事管理、技术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5.创新能力

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经济学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方法开展创新性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以及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6.沟通表达

具备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和探索性、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人际交流技巧。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毕业生应能够有效地与国际同行交流合作,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7.团队合作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数字经济项目中有效分工协作,共同实现团队目标,并在需要时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和协调团队工作,推动数字经济项目的成功实施。

8.国际视野

具备全球视野,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数字经济发展的动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全球重大经济问题;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跨国业务,并具有跨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能够在国际环境中自如工作和学习;具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9.学习发展

具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备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数字经济环境,并有效管理时间和任务,制定并实现个人学习和职业发展目标,保持长期的职业竞争力,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毕业生应获得的能力:

1.熟悉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政策,能够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经济分析。

2.具备较强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数字经济领域从事研究、分析和管理工作。

3.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经济预测能力。

4.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数字经济工作需求。

主干课程:数字经济学、网络与平台经济学、数据库原理及技术、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原理与经济学应用、经济大数据研究方法与应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设计:包括经济运行模拟与Stata应用、企业仿真综合实验、文献阅读与综述、Office培训、学术论文撰写、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友情链接
教育部阳光高考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河南省教育考试院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邮件系统
新生自助服务网 招生计划申报系统
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云端校园
云端校园

咨询电话:0371-86507767 (本科生)0371-86157730(艺术类)0371-86507935(中外合作办学)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邮编:45004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办 Email
:hncdzsb@163.com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CopyRight©2005-2016 All Right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问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