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科门类:管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及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主动服务“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总体目标。
培养要求:培养具备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旅游产业适用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大数据统计及应用分析,培养数字文旅产品设计能力、数字文旅平台运营能力、数字文旅技术操作能力及跨文化文旅行业服务能力,能融合经济学理论、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现代管理学理论,了解当代国际数字文旅发展现状及趋势,能在数字营销、OTA运营、虚拟旅游、智慧旅游、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以及跨国公司、文旅集团和文旅产业管理部门从事数字产品开发、数字经济分析、数字运营管理、数字服务管理等业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品德修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科学精神、人文修养、文化品位、职业素养和进取精神;关心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能够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了解国情民情社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科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系统掌握旅游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运用旅游管理相关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了解旅游管理相关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旅游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具备科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3.信息能力。掌握必备的数理知识、统计分析工具、计量分析工具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能熟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收集、处理商业信息,通过模型构建、方案设计等手段研究和解决当代旅游管理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4.应用能力。掌握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下处理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程序和规则,能够综合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领域存在的复杂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并能够分析对策和方案的政策依据、社会环境和可能的社会影响。
5.创新能力。具有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6.沟通表达。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国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开展对外旅游管理服务、策划、咨询、谈判等业务。
7.团队合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完成复杂任务。
8.国际视野。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国内、国际旅游领域的重大问题,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能够立足本国、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智慧。
9.学习发展。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通过德、智、体、美、劳的修养,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核心课程:数字经济概论、数字营销、OTA运营、智慧旅游与数字化景区管理、旅游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接待业、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节事管理(双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验课程:OTA运营、饭店管理、智慧旅游与数字化景区管理、旅游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旅行社管理、 旅游新媒体运营、旅游规划、旅游规划制图、大学计算机基础、Access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军训(含军事理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认知实习、旅游专业调查、案例分析、旅游创新设计、学年论文、旅游规划设计、社会实践、校内服务模拟实习、ERP沙盘实训、创业教育等。
3.创新实践与职业资格认证活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科研活动与成果、创业训练与实践、发明制作、产品设计、职业资格、社会公益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