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学科门类:管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社会责任、有专门知识、有健康身心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复合人才,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科学素养、数字思维、创业素质、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组织管理工作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烈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健全的心智和健康的体魄,牢固的劳动观念和创新意识。系统掌握工商管理学科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发现、分析和解决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广泛了解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法学、美学等通识知识;系统掌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司治理、运营管理、创新管理、创业学、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商业洞察、逻辑思维、批判精神和反思意识,能够运用本专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组织和开展调查和研究,能发现、辨析、总结、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形成个人判断、见解或对策,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数智技术能力。具有数字和智能化思维,掌握必备的数理知识、统计分析工具、计量分析工具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能熟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收集、处理商务数据和信息,通过构建模型研究和解决工商管理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综合实践能力。掌握在不同环境下处理组织管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规则,能够综合利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基本理论和大数据调查、数智化分析等技能,结合国家尤其是中原产业特点,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领域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核心课程: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创新创业、公司治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管理沟通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优质实践基地和高水平学术平台为抓手,以基础型、综合型和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块为依托,设置“五位一体实践教学链”,具体包括专业认识实习、随堂分散实训、集中课程实践、专业毕业实习和专业社会实践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