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科门类:工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物联网工程领域综合素养的高层次学术人才。通过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与物联网核心技术,使学生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网络通信架构、智能传感技术等专业领域知识,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等专业技能。在知识体系构建方面,课程设置紧跟学科前沿动态,着重强化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强调三大核心素质:团队协作与跨领域沟通能力;自主知识更新与持续学习能力;工程伦理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造就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潜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IT、教育科研、政府等行业或部门任职,能够从事物联网及计算机相关应用研究、设计开发、运营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构建"理论-技术-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要求学生在扎实掌握物联网工程核心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学习知识架构,强化工程训练,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学生既精准把握技术原理,又具备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术迭代与突破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涵盖智能感知、数据传输及信息处理等核心模块,具备运用系统性工程方法分析与解决复杂物联网系统问题的能力。
2.具备扎实的数学建模能力与外语应用技能,达到学科量化标准要求;通过科学思维范式与研究方法训练形成创新思维,具备多学科协同能力及基础科研创新能力。
3.掌握物联网复杂系统的需求解析与方案设计方法,能够针对特定应用场景整合传感技术、通信协议、数据处理模块及现代工程工具,完成系统性解决方案构建。
4.精通物联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与技术决策模型,具备多学科资源整合与协调能力;掌握专业文档编制与跨领域沟通技巧,能够规范撰写技术文档、精准呈现设计方案并进行行业技术对话。
5.具备信息技术伦理认知与工程社会责任意识,在物联网系统研发与应用中恪守职业规范,深刻理解技术发展对社会、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建立持续学习与知识更新机制,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快速演进;具备全球化技术视野与跨文化协作能力,能在国际语境下开展技术交流与创新实践。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与数字电路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物联网工程导论、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ARM系统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安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课程集中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实验(ARM系统原理与应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